長江有色金屬網 > 有色知識 > 鎳價下降和種樹有什么關系? 科學家已經成功將地下的鎳“種出來”

鎳價下降和種樹有什么關系? 科學家已經成功將地下的鎳“種出來”

   來源:

植物采礦,顧名思義,就是種下某種植物,讓植物吸取了土壤里的礦物質,人類再把植物里的礦物質提煉出來。

植物采礦,顧名思義,就是種下某種植物,讓植物吸取了土壤里的礦物質,人類再把植物里的礦物質提煉出來。

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美國農業(yè)部的Rufus Chaney首次觀察到,某些植物可以從土壤中吸收、濃聚一些金屬,其含量遠遠高于大多數植物所吸附的金屬含量。這些植物就被稱為“超級積聚植物”。Rufus Chaney對此很感興趣,他和小伙伴們在美國和其他地方進行了廣泛的試驗室和野外試驗,結果證明植物采礦不僅可行,而且效果很好。有人會說干嘛這么費勁,直接從土壤里提取不行嗎?還真不行——有時候傳統(tǒng)的采礦手段沒法采,比如土壤里金屬含量太低,低于傳統(tǒng)采礦的邊界品位,像礦山的廢石堆、開采時被剝離的土石方,都是這種情況。

種植物采礦的手段特別適合開采鎳。世界各地分布的超鎂鐵質土壤中都富集了鎳,而恰恰有一些特定的植物很擅長聚集鎳,可以作為提取鎳的“金屬植物”。春天栽下一棵樹,等秋天了采摘果實,一塊兒一塊兒的鎳?
科學家已經利用草本植物試驗過了,在一公頃土地上每年通過庭薺屬(Alyssum)植物(產于地中海地區(qū))獲得的鎳有100公斤多,大概值人民幣8000塊錢。近年來在馬來西亞發(fā)現了一系列不同超級積聚植物,其中有一些品種樹液內的鎳含量可以達到16%。這些熱帶植物大部分是樹,一種成熟的特定品種可以含有5公斤的鎳金屬。這些都是種樹種出來的,所以也可以把植物采礦看作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農業(yè),“金屬農業(yè)”。

一片土壤里的鎳,種樹采幾年能采完呢?
研究人員用數學計算了一下:生長在含鎳僅0.2%土壤內的植物葉子里可以聚集到3%以上的鎳,根可以達到1米的深度。那么含鎳0.2%一公頃的土壤中含鎳量會累積達到約40噸。天然土壤的鎳資源也是有限的。若從土壤中植物積聚的鎳每年每公頃回收100公斤,理論上這類植物采礦可以持續(xù)400年。當然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簡單,不是全部土壤內的鎳都會積聚在植物里。即便如此,仍有理由相信植物采礦可以持續(xù)至少幾十年。

等這些植物吸飽了土壤里的鎳,怎么把鎳提取出來呢?
把樹干砍下來就行了,等晾干后,放把火燒成灰,就可以得到10%到20%的高品位、高純度的鎳礦石,就是這些灰燼,叫生物礦石。這些生物礦石可以送到冶煉廠加工;也可以通過濕法冶金回收;可以轉化成有機化學工業(yè)使用的鎳催化劑;也可以轉化成為高價值的用于電鍍工業(yè)的化工產品。

盡管已經有這么多科學依據和試驗結果,然而當前沒有任何一家礦業(yè)公司采用植物采礦。也許是因為對這類型特殊植物的了解還不夠,以及植物采礦的方法和技術尚且不成熟吧。
當前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發(fā)現理想的富集鎳植物。這種植物應當是生長速率高、植物體足夠大可以積聚高濃度的鎳。而許多熱帶的樹生長速率低或是塊頭小,不適合作為積聚鎳植物。還有一點也很重要,這類植物被剪枝后應該有能力快速再發(fā)芽、再生長,或是可以快速生成大量容易發(fā)芽的種子,例如庭薺屬植物。
  
如何判斷一種植物適不適合采礦呢?
判斷一種植物適不適合采礦,最簡單的方法是用特定的試紙測試樹液內是否含有金屬,或用手持X射線熒光儀在野外實地測量植物中金屬的濃度。通過試驗可以篩選出超級聚集元素的植物種屬。為了保證此類植物種屬得到保護和長期持續(xù)地生長,很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。馬來西亞的Sabah公園現在是超級積聚植物的研究站,正在進行生態(tài)物理學的研究,專門針對這些特殊的植物,了解它們吸附和堆積金屬的機制。也許等他們研究透了,鎳價會降一些。
植物采礦應用的主要范圍有兩個:一是常規(guī)鎳礦山閉坑后的復墾。適用地區(qū)為地中海(庭薺屬已經被證實有效)、印度尼西亞、菲律賓(使用木本植物提取的方式正在研發(fā)中,沒準成功了鎳價會降)。廣泛分布的紅土型鎳礦已經有了成功的實例,不僅采的鎳能創(chuàng)造價值,種的植物還能減少水土流失。第二是在那些超鎂鐵質土壤分布區(qū)幫助社區(qū)栽種鎳植物,并出售回收的鎳產品。

鎳價

【免責聲明】此文章僅供讀者作為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出于傳遞給讀者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長江有色金屬網聯系。